天主和天主教名詞的由來是什麼?

天主教原来的名称是基督宗教(Christianisme),意指耶稣基督所创立的教会。所以,凡信仰耶稣基督的人,都被称为基督徒。自1517年以来,世界各地出现了许多自称为基督徙的教派, Christianisme便成了总称。为了不混为一谈,各教派不得不在“教会”前冠以“某某”以示区别。欧美各国都以“公教会”(Eglise catholique )或“罗马公教会”,称隶属罗马教宗的天主教,以与分离的“希腊正教”即是“东正教” (Eglise orthodoxe),及 “誓反教”(Protestantisme有誓反教的意思,我国人多称它为“新教”或“基督教”)等教派有所区别。

天主教的中文名称,是明朝末年在我国传教的外国传教士所拟定。“天主”二字,是天主教称呼宇宙真主的名词,也就是我们中国人惯称的“至上神”。这个名词始于明朝神宗万历11年,即是公元1583年。原来罗明坚神父,离开广东肇庆时,曾委托一位慕道少年管理祭坛和祭服。但是,当罗明坚与利玛窦从外地回到肇庆时,发现在祭坛中央壁上,悬挂着两个字“天主”。以后,“天主”这两个字就被采用与“上帝”或“天”等名称并行。

由于持久的明(末)清(初)的礼仪之争,导致教宗本笃十四世在1742年即是清朝乾隆七年,颁布了最后一道禁令。禁令宣称不许单称“天”或“上帝”。不过,从那时起,“天主”这两个字就开始通行了。。

在利玛窦以前,唐太宗贞观九年即是625年,天主教的分袂弟兄教会:景教,传入首都长安,其所译“默西亚经”称宇宙真主为“天尊”,而释家也称佛为“天尊”,道教称“天神”乃“天尊”等,如“元始天尊”。   

我国古籍中,天主的名称,始见于秦始皇所封八神:“天主、地主、阳主、月主、四时主”等。南宋时期,阿罗单国尊称宋帝为“无忧天主”。佛经中称诸天之帝为“天主”。例如:“忉利天主”。中国文化有道:“天者、巅也,至高无上。”而我们所说的“天主”,并非秦始皇所讲八神、佛经中的“忉利天主”,他乃是指宇宙的唯一真主宰。

对“天主”的称呼,世界不少语言均按照拉丁语Deus译为类似的名称。Deus 则是根据古罗马“多神”dii的原有名词而来。但是教会为保持唯一神的观念,将小写改为大写,将复数改为单数:dii变成Deus。Deus就这样成了唯一主“至上神”的名称。

我国文字,通常无大小写之分。但为表达“一神”观念,只好在“神”面前加以限定字,称之为“真神”、“至上神”等。因我国“神”字的古义,也指“多神”的意思。但近代许多学者,由于研究“天神”、“一神”、“多神”、“泛神”等问题,而将西方的Theos,Deus,Dieu直译为“神”。因而,我们从“一神”的立场,称“天主”为“神”、“至上神”。

Revenir en haut